三个逻辑学家去酒吧:奇妙回答背后的啤酒点单逻辑揭秘
<配资注册>三个逻辑学家去酒吧:奇妙回答背后的啤酒点单逻辑揭秘配资注册>
《三个逻辑学家去酒吧》 (德)霍格尔·丹贝克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科 学
郑渝川
三个逻辑学家下班后想在一起喝一杯,所以来到了一家酒吧。服务员询问说,“你们所有人都点杯啤酒,怎么样?”接下来的回答让他很疑惑。
第一个人说,“我不知道。”第二个人说,“我也不知道”。第三个人居然说,“好的!”如果你是那个服务员,你应该给他们端来多少杯啤酒?
请注意,三个逻辑学家看似莫名其妙的话,其实是在回答服务员的询问:
第一个逻辑学家所说的,“我不知道”,指的是他自己愿意点杯啤酒三个逻辑学家去酒吧:奇妙回答背后的啤酒点单逻辑揭秘,但不知道其他人想喝什么、想喝多少;第二个人的“我也不知道”,指的也是同样的意思。如果他们不想喝啤酒,或者不只要一杯,会回答“不”或者“我要点两杯”。
当第三个逻辑学家发言,他已经很清楚自己的两个同伴都要点一杯啤酒,所以他的“好的”指的就是他也要点一杯啤酒。所以,服务员应该给他们端来三杯啤酒。所以说,跟逻辑学家交朋友、打交道,还真是累呢……
来看下一道题:博物馆有一幅画被偷了。警方抓住了四个嫌疑人,得到的供词是:
A:我没有偷画;B:A在说谎;C:B在说谎;D:画是B偷的。如果我们知道,上述四份供词只有一份是真的,那该是谁的供词?谁又是小偷呢?
德国数学家、逻辑学家霍格尔·丹贝克出版了一本很有趣的谜题大全《三个逻辑学家去酒吧》。这本书收录了作者精心设计的100道专栏谜题,共分为“钟表、蜡烛和手枪”经典谜题、“说谎者”逻辑谜题等。作者在每类题目后酒吧服务员能做吗,都随附了详细的解题思路解说。
霍格尔·丹贝克在书中指出,解答数学、逻辑谜题,我们要仔细分析题目文本,遇到不好理解的地方就要格外小心,因为那很可能是出题者给答题者“挖的坑”;针对多个说谎者与一个说真话者组成的逻辑谜题,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表格,来分别假定某个发言者的话为真的情况下,是否与其他人的话形成矛盾;对于一些包括了大量信息的题目,有时可以将问题简单化,比如题目问的是100个说谎者和100个诚实的人在一起三个逻辑学家去酒吧:奇妙回答背后的啤酒点单逻辑揭秘,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下简化版本如两个说谎者和两个只说真话的人。回到前面的问题酒吧服务员能做吗,博物馆的画究竟是谁偷走的?按照霍格尔·丹贝克介绍的表格法,我们可以发现,只有当A是小偷、B是唯一说真话的人的情况下,才满足题目设定的条件。
本文 配资注册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yao-cn.com/html/105.html
本文由[配资注册机构名称]原创撰写,著作权归[配资注册机构名称]所有。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、转载、摘编、修改、传播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。